紧张,看不进书,睡不着觉……离高考还有一周的时间,许多高三考生出现了考前紧张甚至是焦虑的烦恼,那么怎样才能放松心情迎接高考呢?为此,记者采访了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科主任姜桂兰,姜主任提醒广大考生,无论现在准备的怎么样都应该以最好的心态去迎接这次挑战,心态很重要。这只是人生无数挑战中的一次,顺利地通过这次考验才更有毅力迎接下面的挑战。考生应把高考看作是一次平常的模考,胆大心细,集中精力,先易后难,字迹工整,做完后有时间的话,来个回头望,防止该填的内容没填完。高考就像参加一场马拉松比赛,只要比出自己正常的水平,取得正常的成绩就可以了,当然,发挥超常就更理想了。如果在赛前就失去信心,或者两腿发软,就等于放弃,承认失败。
据了解,每年高考前,都会有不少考生因为心理压力过大,心理不稳定,而造成考试期间状态不佳的现象。因此,摆正考生的考试心态非常重要,而此时,考生家长在对孩子的心理上给予的安慰就尤为重要了。家长不要给考生施加心理压力,不要给孩子制定考试目标。要知道,高考只是人生中的一个阶段并不是全部,不管考得如何都要以平常心去对待。同时,考生也一定要对自己增加信心,只有自信才能在考试中发挥出正常的水平。“自信是成功的最重要的心理素质。自信的学生应对考试时能够全力以赴,竭尽所能,较少怀疑、彷徨和胡思乱想;而自卑或自信心不足的学生,总怀疑自己能否取得成功,那么,学习就很被动,注意力不能完全集中,如果总是对自己作片面的分析和评价,就难以做到专心致志,全心投入。”姜主任告诉记者,当考生过于紧张的时候,可以盘点和总结自己考试成功的经历。看看自己进入高中特别是进入高三以来,在学习之上的成功经历,想一想在这些成功之前的心理表现,以及成功之后的愉悦和快乐。这样一方面可以消除考前的过分紧张和焦虑,另一方面可以提升自己的自信心而使过大的压力趋于缓减。
此外,保证充足的睡眠非常重要。考生在考试期间千万不要熬夜,生活要有规律。熬夜复习只会适得其反,也更易造成心理压力。姜主任指出,充足的睡眠是保证考生考试期间精力充沛、心理宽舒与平衡的前提。许多考生总对自己没有信心,此时,认为自己还有许多知识复习得还不够全面,因此彻夜通宵,殊不知,由于过度紧张,许多考生会精神状态不好、这样对考生在考场上的发挥非常不利。因此,家长应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的休息环境,建议考生多休息,充足的睡眠也是考生临场发挥出最佳水平的有效保证。